媒介PR經理是什么
提問者: 賴樺|瀏覽 217 次|提問時間: 2015-04-12
已有 1 條回答
東方山
2016-02-26
最終答案
隨著公關行業(yè)在國內的漸漸興起,不少公關公司或者是企業(yè)對公關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。日前,綜觀整個公關行業(yè),能夠真夠將PR manager這個職位做到如魚得水的人著實不多。不少初涉公關行業(yè)的新人往往認為,PR經理就是簡單的搞好媒體關系,按時的發(fā)發(fā)稿子?! ∪欢捳f起來簡單,要真正將其落到實處卻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容易。筆者以為,要做好媒體公關,不僅僅是按時發(fā)稿子、認識一群編輯記者、經常參加聚會那么簡單。 人們常常稱公關人為PR,所謂PR,實際上是Public Relationship的縮寫。而在中國這個以人情為路子的社會,PR一詞自然是應該重R而非P。如何與媒體建立起良好的關系,這是最令PR頭疼的事情?! ∩现?,在某公關公司等候的時候,偶然間聽到其內部員工打電話與某媒體進行溝通的全過程?! 拔梗?。請問是XXX報社嗎?”,“哦,不是啊。抱歉?!薄 ∪缓?,該員工又撥打114進行查詢,“您好,請給我XXX報社的電話”,“有編輯部的嗎?” 繼續(xù)撥打電話:“您好,是XXX報社編輯部嗎?最近的XXX事件您關注嗎?” “...”我估計對方說的應該是不關注之類的?! 芭?,不關注啊。那沒關系,我這里是XXX,以后有相關的事件您希望能及時了解嗎?” “...”不用說,又是遭到了拒絕。該員工訕訕的掛掉了電話?! ∑鋵?,不是說這名員工用的方式不合理。只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,我們并不熟悉對方,也不了解對方能夠喜好。因此,遭遇閉門羹很正常?! 」P者在媒體界待了將近3年的時間,也與大大小小的媒體打過不少交道。個人以為,要與媒體建立起良好的關系,首先要了解一個媒體的特性。比如黨報與普通的都市類報紙間,其區(qū)別就很明顯。PR在與媒體進行溝通的時候,如果是時尚行業(yè)的新聞通稿,這時候直接發(fā)給黨報其見報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,而都市類的媒體上稿率則要遠高于黨政類媒體?! ∑浯?,要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核心媒體圈,PR自身的人格魅力與人格修養(yǎng)也很重要。很多PR在新聞發(fā)布會之后就淡化了與媒體記者見的溝通與聯(lián)絡,等到下一次有稿子要發(fā)的時候才忽然記起在某媒體有這樣一個記者。然而,這種臨時抱佛腳式的溝通并不可取。中國有句俗語叫做“養(yǎng)兵千日,用兵一時”,用在人際交往上也是一樣。只有真正的把媒體的記者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來交往,才能保證PR自己核心媒體圈的維系。 此外,先人后己。筆者的記者生涯中,也曾與不少公關公司打過交道??傮w感覺是無奈。很多公關公司的媒介從業(yè)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(yè)的新聞撰稿訓練,因此在撰寫新聞稿時,很多時候只站在公關公司或者是企業(yè)的角度去考慮宣傳的問題,卻忽略了通稿的新聞價值。過于商業(yè)化的稿子對于新聞記者而言,想要一字不改動的發(fā)是個難題,尤其對于報紙而言更是如此。因此,先人后己,站在媒體的角度上去考慮稿件的撰寫角度,盡量減少稿件被打回的幾率,對PR維系與媒體間的關系十分重要?! ∽詈?,平常的聯(lián)動。要想與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誼,并非只是簡單的幾句口頭溝通就可以達到的。要想與媒體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,平時就要與大家多多交流,多聚會。沒事的時候約上幾個人一起吃個飯,聊聊天。一回生,二回熟,時間久了,大家之間的關系自然也就無需占據過多的精力去維系?! ∪撕腿酥g的交流,總是由陌生到熟悉不斷向前發(fā)展著的。因此,作為一名優(yōu)秀的PR經理,首先要精通人際交往,其次才是個人的能力問題。出門在外靠朋友,朋友多了路好走。作為PR人,也是如此。時時刻刻以傳播為己任,把媒體當作是自己的朋友一樣去相處,唯有如此,才能夠收獲更多關注與支持的目光。 善待他人,就是善待自己?! o論是做事,還是做人都一樣。